可自从姜宪离京之后,他就知道李谦不可能进京了。
思前想后,他最终还是决定迁都金陵,搏他一搏。
结果来了个赵啸。
可见树挪死,人挪活,老话说得很有道理。
而他想得到朝臣们的支持,就需要得到江南士子的支持。
江南士子又以泾阳书院为主。
若是他能娶个家中有长辈是泾阳书院发起人之一的女人为后,就可以通过联姻得到泾阳书院的支持,从而得到江南士子的认可了。
“侯爷此话怎讲?”赵玺语气中透着没能掩饰的急切。
赵啸在心里微微一笑,这才把声音又压低了几分,道:“泾阳书院当初是顾家主办的,后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,教习的先生就满足不了泾阳书院的需求了。顾老先生就出面邀请江南世代诗书礼仪传家的、曾经做过朝廷命官后致仕在家的人出任泾阳书院的讲习……”他把泾阳书院的来历和与江南各大家族之间的关系给赵玺讲了一遍,最后道:“如今四大家里,金华陈家因左家的关系最弱,顾家独树一帜,虽然之后没有再参与书院之事,却依旧受书院众人的敬重,可以影响书院的事务。
“照我看来,可以求娶金华陈家的女子。
“若是不行,就求娶松江王家的女子。
“松江王家的子弟这几年一直想找门道出仕,虽有人引荐,却苦于引荐者身份都不高,他们家不愿意随意踏出这一步,被人看轻,一直没有动静。若是求娶他们家的女子,应该有很大机会。”
至于金华陈家,赵啸没有说。
但俩人都知道。
金华陈家人丁不旺,掌权的陈遂两个儿子都病逝了,三个孙子大的十七岁,小的才五岁,倒是几个孙女据说相貌人品都很是出众,陈遂有意和江南其他大族联姻,扶持三个孙子。因而未必愿意和皇家联姻。反而是王家人丁兴旺,姑娘家也多,更有把握一些。至于顾家之类的,他们就别想了。
顾家肯定是不会答应做外戚的。
赵玺道:“侯爷认识泾阳书院的人?”
“不认识!”赵啸苦笑道,“可不管怎样,总得去试试。我也不要我这张老脸了,碰壁就碰壁吧,只要能有个好结果就成!”
靖海侯是谁啊?
割据一方的霸主!
镇守福建的公卿!
手握重兵的将帅!
不知道多少人想见他一面都求之无门,现在为了他,居然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脸。
赵玺瞬间被感动了。
他喊了声“爱卿”,眼泪都快落下来了。
赵啸忙道:“当不得皇上如此垂爱。皇上若是信得过我,那我就去试探试探那两家的口气了。”
赵玺连连点头,亲自送赵啸出了书房。
可没几天,阿福悄悄地告诉他:“靖海侯靠不住。我听韩太后那边的人说,赵建童要娶王家的姑娘了。蔡氏高兴得不得了,刚刚还在和太后讨论下聘的事。”
赵玺愕然。
愤怒之后,心中一片茫然。
他激动之下给太皇太后写了一封信。
只是这封信还没有送出去,就听说赵啸俩口子吵架的消息。
赵玺更加惊讶了。
到了赵啸和蔡如意这个份上,夫妻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夫妻,更多的是利益相关的合伙。就算是赵啸在外面养外室,把外室的儿子领回来,也不值得吵架。除非是要换立世子……
赵玺忙让人去打听。
这才知道,原来赵啸好不容易搭上了顾家的人,认识了陈遂。几次接触之后,赵啸委婉地表示了联姻之事。陈遂果然没有答应,可他也不愿意得罪赵啸和赵玺,想了想,推荐了王家的家主和赵啸认识,并说服王家和赵玺联姻。
这原本是件大好事。不曾想被蔡如意知道后,蔡如意想到儿子年纪也不小了,勉强能说亲了,若是能和江南大族联姻,对儿子的世子之位也有好处。她背着赵啸派了媒人去王家说媒,王家原本只准备嫁一个姑娘,而且这个姑娘还嫁得有些勉强和委屈,蔡如意派人来说亲,王家的人商量了半天,觉得与其和赵玺联姻,牵扯到皇室的争斗中去,不如和赵啸联姻。因而也揣着是明白装糊涂,说家里只有一个适龄的姑娘,当初和赵啸说定的也是嫁这个姑娘,难得靖海侯夫人亲自过问,想必很满意这门亲事。然后把姑娘的生庚八字交给了媒婆。
言下之意,我反正只答应嫁一个姑娘,至于嫁给谁,你们俩口子商量好了就行。
赵啸盯着这件事,打了个盹,就被蔡如意劫了胡,他勃然大怒,王家姑娘的生庚八字还没有拿出来,就被赵啸抢了去。
俩口子不管不顾地当着众人的面吵了起来。
当时在场的人太多,这消息才传了出来。但至于为什么吵架,却没有人敢多说。
赵玺气得发抖,又内疚冤枉了赵啸,想着还好因为韩同心不喜欢太皇太后,他没敢立刻就把信送出去,不然人家赵啸帮了他,他还在太皇太后面前说赵啸的坏话,那可就太对不住赵啸了。
“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。”赵玺吩咐来给他回话的,想了想,忍不住问,“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怎么说?”
那人小心翼翼地道:“太后说,那王家姑娘和皇上同岁,怕是八字不合。”
也就是说,韩同心支持蔡如意,觉得赵建童更有资格娶王家姑娘。
他就只配韩家的那些破落户!
赵玺的脸煞白煞白的,半天都没有说话。
手机阅读:http://m.52tshu.cc/12627/236.html
发表书评:http://www.52tshu.cc/12627/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你可以在顶部"加入书签"记录本次(第236节)的阅读记录,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!请向你的朋友(QQ、博客、微信等方式)推荐本书,吱吱谢谢您的支持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