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爱听书 > 经典耽美 > 这些年来 > 第23节

车一路前行,终于在某胡同口停下。王丽军瞟了眼,他问身旁的仇远征:“是这儿?”

仇远征点头,说:“夹竹桃胡同么,没错儿。”

王丽军转身,趴在车窗沿上看,他记忆中的胡同没这么窄。

这儿就这儿吧,他还是下了车。走到胡同口,他转身对身后车队说:“不用等我,明儿下午再来。”

不知怎的,王丽军这次不愿搞大排场。其实他称得上光宗耀祖,香港人也说,这种人回乡祭祖是很有面的,不像有些人,混得极差,要想回趟老家,只能随风潜入夜,以免被同乡耻笑。

可他突然怯了,就像十年前一样。不管多大,人回家时,总是小孩。就让他衣锦夜行一次吧。

王丽军走着走着,路过胡同口第五户人家,他心里一荡,这里住着他喜欢过的表姐。但他没有驻足拜访,而是继续向前,在不远处,王家的院墙已露出一角。

王家大院四进四出,结构复杂,其本质已超越了四合院,这种建筑,过去被称为宅门儿。在北京,除了王爷府,就属各大宅门最气派。只是梨园人家地位低,大门不敢抢眼,只配开个小小的如意门。

王丽军现就站在如意门前,门上贴着新对联,上联是“万悦千欢 贵寿无极”,下联是“五福四利 喜庆大来”。红底黑字,映着白雪,很鲜亮。

一个小孩窝在门前台阶上,他穿一身灰,头深埋着,缩成一团,看着挺小可怜。

王丽军走近,说,小朋友,你是这家人吗?

小孩不语,只点头。

王丽军说,那你跟你家里人说下,就说有人找王志华。王志华就是王丽军他爸。

小孩哦了一声,头也不抬,转身进门。过了一会,一个老女人出来了,王丽军定睛一看,原来是他妈。

他妈还是那样儿,有点胖,头发烫小花,未语先笑。就是老了。

他妈边走边说,谁呀,呵呵,大过年的,这么忙还上门拜访。

王丽军要拉下毛衣领时,心里突然一抖,他想,这可能就是近乡情更怯吧。

他妈来到门前,向外一抬头,正好看见王丽军拉下高领,露出全脸。她先是感到陌生,继而脑子一轰,手指伸出,结结巴巴,也不知道是因为见到儿子,还是因为见到明星。

王丽军被他妈妈引着,走进了主屋。远远有十来个小孩听到消息,全都挤在月亮门边偷窥——宅门规矩森严,大人说话,小孩儿连院门也甭想进。

在他妈的殷切邀请下,王丽军坐进椅里。他环顾四周,感到一切都是那么陈旧,泛着遗老气息。他开始想念自己在太平山的宅子了。

母亲给他斟了杯茶,继而也坐下,两人挨着,开始没话找话。王丽军的京片子已经不标准了,但他妈没有注意,她只堆笑,双手在腿上不停摩挲。

他们的生活早已没什么交集,因此当下没什么好谈的;他妈对他的前途也没有丝毫了解,因此未来也没什么可说的。于是他们说了一大堆不痛不痒的往事,他妈甚至追思到他当年抓周的情景。她说,当时床上摆了许多物件,有笔墨纸砚、金算盘、胭脂、糕点、勺子、铲子、新摘的月季——

王丽军终于来了兴趣,此故事他从未听过。他问,最后我抓了什么?

他妈见他有了反应,快乐地说,那些个物件儿,你一个也没抓。当时,你的小表姐来串门儿,她坐在床边,你一把就抓了人家的镜子,自己照着镜子,笑得可欢啦。你爷爷当时就不乐意了,说这孙子是顾影自怜之辈,成不了大器……

王丽军听着往事,隐约拾起这段记忆。其实他知道这事儿,可年代久远,追忆起来,十分遥远,仿佛是前世的故事。

说到这里,他妈恍惚一下,神情有些凄凉,她说,军儿,你大姨家的表姐,你还记得吗?

王丽军心里一阵悸动,就像花瓣飘落在水面上,可水面很快就归于平静,因为那花瓣实在太轻了。

他说,记得,怎么不记得。

他妈说,你走之后没多久,八八年吧,她结婚了,男方是做生意的。后来没过几年,生意赔了,又得罪了人,欠了好多钱,她就跟她爱人服毒自杀了……前两天我从她家门口路过,还想着给她送点菜,门都敲了,才想起人早就没了。所以你说,人这辈子能留下点什么呀。哦,也不是什么都没留下,她还有个小儿子——

他妈絮絮叨叨,说起来没个完,讲到这里,她还扯起嗓子朝月门处唤了声,小梨儿——

小孩们在月门墙边推搡,一通吱吱乱笑后,一个小男孩被挤了出来。他低着头,踌躇一阵,还是向他们走去。他像旧时北京小孩一样,把双手笼在袖中,蹑足踏过满庭积雪,那脚步如此轻微,像是怕把雪踩化了。

小梨儿很快走到面前,他妈说,这就是你表姐的儿子,叫陈梨,小梨儿,给小舅舅问好。

陈梨埋头,低声道,小舅舅好。

王丽军注意到,陈梨穿着一身烟灰色衣裤,在过年时节里,显得格外寒酸。王丽军因此认出,他就是在门口玩拨浪鼓的小孩。

王丽军问,名字是哪个字?

陈梨把手背到身后,头埋得更低了,他说,是梨子的梨。

王丽军叹道,怎么给起这么个名儿,梨儿腹内酸吶。

他妈忙道,家里叔伯兄弟都说,小梨儿跟你小时候最像,想培养他接你的班儿,就是功夫还比较稀松,嗐,小孩子嘛,来日方长——来,你抬头


状态提示:第23节--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
http://www.520dus.com/txt/xiazai187638.html